

单位存款个人储蓄双双搬家
9月末,全省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834.7亿元,增长14.6%,同比回落7.8个百分点,继上月小幅回升后再次放缓。1-9月,全省新增存款2233.8亿元,同比少增201.5亿元,其中9月新增120.6亿元,同比少增112.7亿元。
业内人士分析,储蓄搬家一方面是由于物价持续高位运行导致的实际负利率,居民储蓄意愿不高,常德市中心支行储蓄问卷调查数据显示本季居民储蓄意愿为38.75%,同比回落2.2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部分居民为追求较高收益将部分闲散资金选择购买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
与此同时,单位存款大幅少增。1-9月,全省单位存款新增718.3亿元,同比少增184亿元,但8、9月份合计新增230.9亿元,同比多增46.5亿元,连续两月多增。年初以来我省单位存款持续少增较多而近期多增,说明在信贷环境趋紧背景下企业整体资金面趋紧但近期有所改善。
季度末定期上演资金“一日游”
负利率之下,银行揽储越发艰难,引发了大量的资金“一日游”现象,这从数据中得到佐证。3、6、9月当月存款分别增加537、371、233亿元,而4、7月则分别下降91.7和126亿元,显然存款带有明显季末冲高特征,而这种大起大落增加了银行资金配置难度。
银行存款不稳定,短期、超短期理财产品揽储“功不可没”。日前本报就报道了草根投资者选择到期日覆盖考核关键期如月末、季度末的产品博取更高收益的现象。而银行之所以愿意出高收益“留客”,有其良苦用心,即理财产品的申购与起息、赎回与到期之间的时间差,可助其达到监管部门对月度、季度存款指标考核要求。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站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